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辽宁省装饰协会名誉会长李象群在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召开首次个人作品展《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

浏览量

《堆云·堆雪2:云》

 
 

李象群在布展现场

本次展览选取的作品,穿越了三个伟大的时代,并植根于当下语境。通过雕塑语言再现的努尔哈赤与康熙大帝,其一代枭雄的气概与担当,是沈阳的精神和气魄;《堆云、堆雪》鉴于清宫文化的背景,奇袭当下,试问无法连接的场景,突显艺术创造的直觉。更有新中国革命之烈焰,成就《红星照耀中国》等,在时代风雨中,毛泽东及他战友、行太行山、 颂延安,描述生命的灿烂辉煌。雕塑家李象群还以其本我姿态,与其同行,感知生命中的情感,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心无旁物。其作品闪现冥想式的自性之光,大爱无疆。

 
 

《堆云·堆雪》

 

2019年10月27日下午3时30分,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辽宁省装饰协会名誉会长李象群东北地区首次个人作品展《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在沈阳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隆重举行。辽宁省装饰协会会长刘兴贵应邀出席了此次艺术展的开幕式。此次展览由沈阳红梅文创园和北京798零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燕楠先生担任策展人。

 

夜幕下的《康熙大帝》(局部)

 

《道》

 

《红星照耀中国》

李象群院长表示:“艺术家要勇当时代文化的先导,今后我将有效拓展艺术高校的应用型效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将‘艺术引领城市创新’的理念植入创意城市的发展格局之中,能够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赋予城市活的灵魂。在创意导向与体验价值日益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的今天,以强调创造、创意、文化服务、应用实践为指向的专业艺术院校,注定会成为文化创意动能的聚集区、城市新经济的发动机。”

近年来,李象群院长多次提出“东北振兴,文化先行”的倡议、提案和议案,他对家乡有着热烈的爱和深沉的恋,面对这片黑土地,他深知文化艺术这个精神内核的提振和觉醒是这片土地再次前行的原动力,所以身体力行,‘干’字当先,带领东北的艺术家们进行大量的实践工作,并得到了社会强烈的反响。此次展览选择在沈阳的铁西区,这个东北的‘东方鲁尔区’举办,就是希望用艺术回报家乡,用文化提升辽宁精神。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6日。

李象群《堆云·堆雪》作品解读

多年前面对关于《堆云·堆雪》的报道,满族互联网社群一片挞伐,认为作品“辱满”。可经查证作者李象群就是满族。作为满族,李象群对慈禧的形象进行了颠覆性再现。作品整体上是借助对人们认知常识和视觉习惯上的颠覆制造一种视觉冲击和殊异感,以这种心理反差引发艺术思维空间,甚至造成某种反讽和戏谑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将,这座非常具象写实的雕塑却带有明显的现代美术特征和先锋性。

抛开网络戾气,从严肃的艺术视角审读《堆云·堆雪》(以及后来这个系列作品)作品该如何被诠释,其作为“满族艺术”,又是如何“满族”怎样“艺术”的?网上曾有《名家评说“堆云·堆雪”》(网址:https://blog.artron.net/space-1096033-do-blog-id-1252143.html)谈得精彩深入,可惜这次无法找到,也就试着依个人理解,从历史认知、政治符号与女性主义三个角度谈下感受。从历史认知角度理解,慈禧可被认为是满族/中国的表征,以此传递出众人习惯认知和眼里熟悉的满族形象及近代史,与其真实和本质间的差异——脱掉习惯的历史“外衣”(近代“排满”话语下对满族的历史污名),看到的是符合常理却颠覆认知“常识”的事实真相;若把慈禧抽象成权力符号,作品可被视为对权力与政治的解构反讽和对人性的还原与询唤;从女权主义看,则意味着解除男权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性别符号和权力枷锁,还原女性的社会与历史主体位置。如果将慈禧同时置于少数族裔、女性和政治人物三者交叉的视点上,作品某种意义上则可视为作为对关于满族种种污名的再现与反驳和艺术家本人的“我族凝视”。看到“向北方——李象群艺术展”的消息(尤其是设计得富有北方民族文化气息的海报),想起往事近事。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请把艺术还给艺术,请把常识还原为常识。也请满族和社会,珍视艺术家——他们本该是社会敏感的神经、道德和良心。